黛朵/碧蓝航线:黛朵
官方宣传图(日服)
历史原型
黛朵级轻巡洋舰
黛朵级轻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一型轻巡洋舰。同型舰16艘(包括后期改进型司战女神级5艘)。职能定位类似美国的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以防空为主,但也强调对舰打击能力,体现了当时英国海军对多用途巡洋舰的需求。本级舰多采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
黛朵级轻巡洋舰的舰体设计和动力系统传承自阿瑞托沙级轻巡洋舰,采用箱式舰桥和长艏楼船型。本级舰计划采用5座双联装共计10门QF 5.25inch(134mm)高平两用炮,该型炮也是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副炮。但是由于生产困难并且需要优先给乔治五世级装备,部分黛朵级轻巡洋舰只装备了4座炮塔,另有两艘改用QF 4.45inch(113mm)高平两用炮,防空能力更强但对舰能力进一步下降。此外各舰还装备有2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器。和亚特兰大级一样,黛朵级原设计前部C炮塔过高导致全舰重心偏高且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而且C炮塔距离舰桥过近,开火时容易干扰观测。为此,后续司战女神级只装备了4座双联,在原C炮塔位置安装1座四联40mm“砰砰”炮。
按完工时间与配置不同,黛朵级可分为三批:
1、第一批1940年(3艘):装备4座双联装QF 5.25inch/50 Mark.Ⅰ和1座单装QF 4inch/45。只有黛朵之后换装第5座双联炮塔
2、第二批1941-1942年(6艘):装备5座双联装QF 5.25inch/50 Mark.Ⅰ。
3、第三批1941-1942年(2艘):装备4座双联装QF 4.45inch/45 Mark.Ⅲ UD和1座单装QF 4inch/45。
此外,各舰在战时也陆陆续续进行过高炮的换装,包括20mm厄利孔和40mm博福斯。
原型舰简介
黛朵号(HMS Dido(37))是英国皇家海军黛朵级轻型防空巡洋舰命名舰(亦可称为首舰)。该舰于1937年10月20日在伯肯黑德的坎莫尔•莱尔德船厂(Cammell Laird Shipyard, Birkenhead)开工,1939年7月18日下水,1940年9月30日舾装完成并服役。 二战期间,黛朵主要参战于地中海与大西洋,多次护航地中海的航路运输。在德国入侵巴尔干时,黛朵曾参与将希腊的国家贵金属储备,包括黄金与白银等全部转运至埃及。随后参与克里特岛战役帮助英军撤出,但在战斗中负伤。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海军基地完成改装后,黛朵返回东地中海继续作战:炮击罗德岛后与其余同级姊妹舰编队,参与第二次苏尔特海战。一系列战役中,黛朵多次负伤,但直到1943年4月返回利物浦入渠大修,黛朵一直坚持在东地中海前线,期间只在东非厄立特里亚,马萨瓦做过简单水面舰体维修(因当地港口没有足够大的渠位让黛朵入渠)。再返回时,黛朵随即参与了反攻意大利本土乃至法国的大型作战行动,在北西西里的巴勒莫、南意大利的塔兰托、临近罗马的安齐奥,以及最后的龙骑兵行动中,黛朵均在登陆前线极力发挥自己作为的防空舰的优势。 结束地中海的任务,黛朵从大西洋转入北海,护卫船队进行最后一部分前往摩尔曼斯克的北极船团护航,为航母打击挪威做最后准备。她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前往丹麦的哥本哈根,并打出了可能是二战欧洲方面海战的“最后一炮”。德国海军随后投降,并在黛朵上完成了作为德国海军部分的投降书签字。德国海军投降后,黛朵与德文郡一同护卫著欧根亲王与纽伦堡两艘巡洋舰从哥本哈根返回威廉港。 二战的欧洲部分结束后,黛朵进入封存舰队,继续为英国皇室服务。1945年7月,黛朵载英王乔治六世与伊丽莎白一世夫妇登上马恩岛(Isle of Man)。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加冕礼,黛朵任封存舰队旗舰参与阅舰式。最终,黛朵在1947年10月退役,1957年出售给沃德有限公司,7月18日在巴罗因弗内斯拆毁。
游戏角色设定
ダイドー级のネームシップ。
メイドとしてはそこそこ有能で「舍てられること」を何よりも恐れており、
不安でソワソワしている彼女を见かけたら、お仕事を与えて爱でてあげましょう。
轻巡洋舰·黛朵
黛朵级的命名舰。
作为女仆,颇有能力。最害怕「被抛弃」。
如果你见到她焦躁不安,请给她一份工作,让她感受到爱。
相关解释
舰名——黛朵
黛朵(Dido),或称“狄多”,取名自古希腊与古罗马记载中,迦太基的建立者与第一位女王。她首次被人们明确认识是源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埃涅阿斯纪》,在一些其他记载中她也被称为“Elissa(伊莉莎)”。
对于稍有认识“迦太基”这个国度历史的人,黛朵女王都是一位绝对绕不开的女性英雄(FGO GKD):在西方古人的笔下,受几位侍女保护的公主黛朵躲过了阴谋者的暗杀,带着不足百人的娼妓、流民与奴隶逃出自己的腓尼基,并来到了现今的突尼斯。她向柏柏尔人的首领换取了一块“只有一块水牛皮大小的土地”,建立了古希腊与古罗马史著名的海角雄城,紫衣与黄金的国度——迦太基(Carthage)。狄多在躲避仇敌的远见与睿智,与北非部落们交涉时的勇敢与雄辩,在对待自己臣民时不问出身、一视同仁的理念,都展现那个时代对这位女性致以的敬意与喜爱。在追求思想启蒙与解放,重新定义女性的新时代(17世纪),黛朵富有的个性与独立也被众多思想家所推崇,并大量出现在文艺作品中。
当然,在爱情面前,黛朵也展现了一种不同于她女王身份,只身为女性的个人魅力与热情:虽然结局是以悲剧收场,但作为史诗中被神明戏弄……或说是一种“命运”的牺牲品,旁观者难以对任意一方产生恶感——若埃涅阿斯不是那样忠诚于自己的理想,那般坚定勇敢地向前开辟自己的道路,或许也不会成为那位女王所爱慕的“英雄”了。
在黛朵去世后,迦太基人世代以神明的礼仪供奉这位女王。这支继承了闪米特文化、腓尼基文化与两河文明的移民后裔逐渐将之神化,作为迦太基城的守护神,甚至是塔尼特-阿斯塔蒂(Tanit-Astarte,即金星女神伊什塔尔FGO 麻吉GKD)的凡世化身,许愿丰饶与胜利——“Dido”一词在闪米特语中,与大卫(David)同源,意为“被宠爱的”,女王黛朵作为女性或许没有得到自己的幸福,但作为君主、领袖与后世女性的理想代表,她获得崇敬与爱戴或许更多。
立绘考究——手中的玩偶
关于黛朵手中的玩偶,从白发和微缩式女仆装推测也是女仆队的一员可能为天狼星,而从头大身小纽扣眼的风格来看,这个娃娃属于经典的哥特式风格娃娃。而关于黛朵身上黑雾一个有趣的解释:黛朵对于被抛弃的恐惧与哥特式的哲学起点不谋而合,而基于女仆队的身份黛朵不得不和指挥官接触。而当她发现指挥官不会让她再次被抛弃,是个真正可以信任的人时,黛朵才能真正的敞开心扉。这一点也和哥特式哲学中“身在黑暗也要追求光明”的含义符合。
技能名——Arias of Dido、For The Queen
黛朵的这两个技能名均neta自巴洛克时期英国作曲家普赛尔创作的歌剧《Dido and Aeneas》(狄多与埃涅阿斯),而该歌剧则是受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埃涅阿斯纪》(Aeneid)的影响,主要讲述了迦太基女王狄多为了追求与武士埃涅阿斯之间的爱情,却被女巫姐妹欺骗而自焚,最终在侍从贝林达的怀中死去的故事。
Arias of Dido:直译为“黛朵的叹咏调”。原剧共有15首叹咏调,其中最知名的一首为第三幕第二场第四首《When I am laid in earth》,同时也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哀歌之一。(对技能效果角度说,黛朵在舰史中只与天狼星有同队作战经历,与黑太子未有过明确共同行动:故随着黛朵级的逐步实装,本技能的作用范围或许可能逐步扩大,敬请期待)
For The Queen:这是一种双重角度的描述。一方面阐释着皇家女仆队对女王的忠诚;另一方面则暗示剧中狄多最忠心的侍从贝林达目睹了埃涅阿斯从迦太基皇宫离开,女王狄多伤心自焚而自己只能聆听女王遗言的悲哀。而从深层次来说,女王狄多正是那个被抛弃的黛朵,孤独,绝望,悲伤欲绝。 所以说,指挥官果然是个罪孽深重的人啊~
角色台词
获得 | 您好,主人,我是轻巡洋黛朵。身为皇家女仆队的一员,希望能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
登录 | 主人,欢迎回来。黛朵当然也没事!啊啊……居然被主人关心了…! |
查看详情 | 主人,您不会抛弃黛朵吧?真的不会抛弃对吧?黛朵可以相信主人吗?可以相信的对吧?啊……黛朵,只要主人不会欺骗我就满足了…… |
主界面 | 其他舰船没有被主人冷落呢……难道是因为只是还没有轮到她们?也就是说主人比起黛朵更关心她们?!呜呜,黛朵不想输…… |
主界面 | 主人,有需要黛朵做的事吗?无论多么微小的事也没关系!因为黛朵是女仆,而侍奉主人正是黛朵唯一的存在价值…! |
主界面 | 主人,日安。今天也让黛朵全心全意的侍奉您,让您的身心都得到休息吧。因为主人可是黛朵唯一深爱的主人啊 |
触摸 | 黛朵做得很好…?啊啊…主人……啊,不,这是黛朵应该做的!嗯! |
摸头 | 呜哇啊啊啊啊啊………… |
特殊触摸 | 主、主人,能得到您的宠幸是黛朵的荣幸……但这是不是有些不合礼仪… |
任务提醒 | 太好了…只要还有未完成的任务,黛朵就还能派上用场吧 |
任务完成 | 不亏是主人,这次的任务奖励很丰厚呢 |
邮件提醒 | 主人,这些是您的邮件,请尽快过目 |
回港 | 主人,您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 |
委托完成 | 主人,这里是这次远征的收获清单,请过目 |
强化成功 | 对主人除了感谢还是只有感谢!谢谢主人…! |
旗舰开战 | 只要努力就能为主人派上用场…!出击! |
胜利MVP | 胜利了!太好了呢,主人! |
失败 | 主人,非常抱歉!请不要像这孩子一样抛弃黛朵…! |
技能 | 为了主人的荣光! |
HP告急 | 不能轻易放弃! |
彩蛋 | 只有在战场上反而可以对你们放心呢…… |